因此,从有效化解环境法律风险的角度,归根结底,企业应当梳理和全面识别环境管理薄弱事项,有针对性地提升环境合规管理水平。当企业面临企业监管事项,应当积极、及时排查原因,采取整改措施,并及时反馈。
该案件造成的生态环境损害数额约1400万元。可见,企业日常经营中未定期开展环境风险排查,最终可能引发的环境法律风险是多方面的,严重情况下,直接可以导致企业资不抵债,以及被吊销资质证照。4.
企业应当特别重视环境合规,有效防范此类风险。建设阶段常见环境法律风险1.企业违反“三同时”制度被处以重罚。...建设阶段环境法律风险主要包括未批先建、未验先投、违反环保设施三同时等等。以“未批先建”为例,2016年修订的《环境影响评价法》取消了二十万元罚款上限,改为按总投资的1%至5%,并可以责令恢复原状。
第二,相关产品如若违反上述标准,有什么法律意义上的不利后果?对应环境法律风险方面,生产、进口、销售和使用的原材料和产品,含有挥发性有机物并不符合标准的,违反《大气污染防治法》,将面临被行政处罚的风险。
如果没有采取针对性的应对措施,会有哪些环境法律风险?...城镇污水处理厂该如何应对余氯高引发的环境法律风险? 既然余氯含量高会给污水处理厂带来如此大的环境风险,那污水处理厂是否可以降低含氯消毒剂的使用?
依托“互联网+监管”技术实施环境监管执法是新事物,生态环境部还将督促各地加大对垃圾焚烧厂的政策培训和技术帮扶力度,帮助垃圾焚烧厂防范环境法律风险,提升环境管理能力。
另一方面,通过学习也要充分认识到企业的环境法律风险,环境政策背景下环境司法形势及基本规则;企业环境法律责任相关法律条文及司法解释;环境行政、民事及公益诉讼案件应诉相关要求、关键环节及常规防范、事前准备等
建设有担当的中国企业应当高度重视环境法律风险,主动防控环境法律风险,主动开展企业环境法律风险评价,将环保内化为企业刚需,才是新时代背景下企业发展的新路径。
总之,新的水污染防治法实施后,污水处理企业在达标排放、在线监测及污泥处理方面将面临新的要求及挑战,如不能有效满足法律的要求,相应的环境法律风险则会加大。...国家对水污染的治理高度重视,《水污染防治行动技术》《关于全面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意见》等一系列文件陆续下发,各省市也积极开展水污染治理行动。为推进水污染防治工作,广东再出法律重拳。
企业应加强环保合规管理,履行环境法律规定的义务,满足目前环境行政执法监管日益严格的要求,防范或降低环境法律风险。...这就要求企业在这一制度体系下要进一步加强自身环境管理。自身的环境管理做好了才能够满足当下法律法规要求,这个是根本。否则,环境法律风险就难以避免。吴青说。
、评估和控制,协助制订和落实防范环境法律风险应对预案。...二、运行中的法律风险(一)针对污水处理厂法律规范越来越严、环境法律风险越来越大和不可控变量多、社会关注度高的行业特点,定期对污水处理厂运营过程中的环境行政责任风险、环境民事责任风险和环境刑事责任风险进行识别
现在国家实施一带一路战略,中国企业走出去的很多,海外投资越来越多,传统的商业律师不了解环境法律,就有可能给企业带来环境法律风险。...但是,当前我国对环境法律有全面了解,又有实践经验的专业环境律师太少,无法满足实际需求,环境律师这一领域的商机已经初现。
除了请专家做培训,有的企业还会聘请环保法专家作为企业的法律顾问。因为随着新环保法的要求越来越严,原有的商业律师只懂劳务合同、商务合同,很难应付新增加的环境法律风险。企业投资时需要注意什么环境法律风险?
尤其是最严的新《环境保护法》正式实施后,许多矿山企业如果不积极应对,很可能会在尾矿方面栽大跟头。霍志剑说。尾矿环境污染法律风险多多事实上,我国关于尾矿环境管理的相关法律还是比较健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