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生态环境局发布关于开展本市排污单位自行监测采样记录电子化工作的通知,以落实以排污许可证制度为核心的固定污染源监管要求,进一步规范排污单位自行监测工作,提高自行监测数据质量。
出台《宿迁市主要污染物排污权交易操作规则(试行)》,构建以排污许可证制度为核心的环境管理体系。常态化推进环保信用评价,根据企业环保信用评价结果严格落实差别水电价和绿色信任保护政策。
组织制定全市陆地和海洋各类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排污许可证制度并监督实施,按照安排部署做好大气、水、海洋等纳污能力核定,提出全市实施总量控制的污染物名称和控制指标,监督检查各地污染物减排任务完成情况,实施生态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
案件点评排污许可证制度是通过一证式管理,对企业产生的污染源进行固定,将法律法规对企业提出的环保要求与企业自身污染源的管理制度统一整合在一张证中,实现企业排污事前申请、事中执行、事后监管的全流程管理。
三、案件启示针对在排污许可证执行过程中,部分企业还存在申报把关不严、排污许可证制度执行不到位的问题,依照排污许可证开展现场核查是环境管理的重要手段,能够有效促进企业环境管理规范化。
(参考:《中华人民共和国长江保护法》第四十五条、第八十条)鄱阳湖流域实行总磷排放削减制度。对于总磷超标流域控制单元内新建、改建、扩建涉及总磷排放的建设项目,落实排污许可证制度,严格控制总磷新增排放。
“绿岛”项目应以合同管理约定等方式严格执行排污许可证制度,明确建设运维主体及“入岛”中小企业的排污许可责任。“绿岛”项目和企业排污许可证以及上述合同均作为环境执法监管的依据。7.
全面覆盖排污许可证制度管理。完成原油成品油码头、油罐车、储油库、加油站油气回收等挥发性有机物整治工作。加强港口码头污染防治,辖区船舶污染物接收能力覆盖率达到100%。...2020年,市生态环境局被国务院污普办通报表扬为表现突出集体,被生态环境部表扬为全国固定污染源排污许可全覆盖工作表现突出集体,被省生态环境厅表彰为目标责任和领导班子考核“双优”,被市委、市政府记三等功并表彰为
【典型意义】随着排污许可证制度推广以来,规范了企事业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排污行为,控制了污染物排放,保护和改善了生态环境。...),未按排污许可证规定如实公开2022年第一季度排污许可证执行报告污染物排放信息,污染物数据显示为空白状态。
第十条 “绿岛”项目应严格执行排污许可证制度:(一)“绿岛”项目应按规定申请排污许可证,许可证上除按排污许可证管理要求载明“绿岛”项目污染物排放因子、排放浓度、排放量等情况外,还应载明各入岛市场主体排入
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和排污许可证制度作为生态环境保护领域的两大制度,在生态环境保护及环境管理过程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在实施中二者也存在若干衔接不畅的问题。当前,环境管理多是通过“行业”进行分类管理。
出台严格落实排污许可证制度,强化事前、事中、事后全过程监管,建立企业环境行为信用等级评价制度,定期发布环境不合格企业“黑名单”。...建立环保与公检法部门联动制度,严厉打击环境违法犯罪。省级层面建立生态环境与公、检、法、司四部门联合打击环境污染违法犯罪联席会议制度,省、市、县设立公安驻生态环境部门联络室。
很多乡镇现有的传统产业,由于种种原因,在实施新的排污许可证制度后,没有得到排污许可认可。这些企业,在没被确认有排污合法权利的情形之下,不愿投入重金上设施、上设备治理污染。
加快实施排污许可证制度。加强工业生产过程中危险废物监管。(市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局、生态环境局、市场监管局,各有关园区管委会按职责分工负责)(四)加快农业绿色发展。
排污许可证制度考虑了污染物产生量、排放量、对环境的影响程度等因素,实行排污许可管理的单位范围和管理类别名录,由国务院批准后公布实施,体现了对排污者的差别管理。
排污许可证制度的顺利实施为推进碳排放许可打下了基础。探索建立排污许可证和碳达峰协同机制已逐步开展。温室气体排放核算方法与报告指南已为建立与排污许可证协同机制预留“接口”。
二是运行模式由ppp、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为主,逐步转向鼓励排污者付费,以及与排污许可证制度相结合的市场化模式。...其中,政府治理与排污单位治理主要表现为行政管理与排污单位自律,具体表现为行政调查、行政强制、行政处罚和依法经营等行为模式,在此过程中缔结的法律关系多为行政法律关系,背后理念为“谁污染,谁治理”。
落实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协调解决有关跨区域环境污染纠纷,统筹协调自治区重点区域、流域生态环境保护工作。3、负责监督管理国家和自治区减排目标的落实。组织实施地方各类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排污许可证制度。
当时国家环保督察制度已成为一项常规制度予以确立,2018年国务院也先后颁布了《水污染防治法》新版、《环境保护税法》、《排污许可证制度》等。
加强九大高原湖泊入湖河流排污口监管、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监管、排污许可证制度监督实施;开展流域污染源的系统调查和动态更新,掌握入湖污染物总量、构成及变化情况,保障保护治理措施科学精准有效。
完善环境保护、节能减排约束性指标管理,实行排污许可证制度,强化多污染物协同控制和区域协同治理,实现减污降碳协同效应。...健全现代环境治理体系,全面实行排污许可制,实现所有固定污染源排污许可证核发,推动工业污染源限期达标排放。2.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
2、2017年原环保部出台了《环境保护部关于推进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的实施意见》,引导社会资本积极参与,推动建立排污者付费、第三方治理与排污许可证制度有机结合的污染治理新机制,不断提升治理效率和专业化水平
第十条“绿岛”项目应严格执行排污许可证制度:(一)“绿岛”项目应按规定申请排污许可证,许可证上除按排污许可证管理要求载明“绿岛”项目污染物排放因子、排放浓度、排放量等情况外,还应载明各入岛市场主体排入“
---对于危险废物持证单位,主要指标有:(1)危险废物经营许可证制度:从事收集、贮存、利用和处置危险废物经营活动的单位,依法申请领取危险废物经营许可证;领取危险废物收集许可证的单位,应当与处置单位签订接收合同
本文旨在分析我国工业园区减污降碳协同推进面临的问题,探索园区减污降碳协同路径,一是以排污许可证制度为核心,开展污染物和温室气体排放数据共享和管理;二是以规划环评、项目环评把关为抓手,严控环境准入;三是以清洁生产审核为契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