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级党委(党组)、纪委监委把督察整改落实情况作为巡察和监督执纪问责的重要内容,对发现的表面整改、虚假整改、敷衍整改问题,严肃追究有关人员责任。五是强化宣传引导。
、虚假整改、应付整改;三是政绩观扭曲,与民争湖、与民争利,公众利益让步于私人利益;四是法治意识、规矩意识淡薄,想方设法为项目建设铺路搭桥;五是权力观不正,责任意识不强,滥用职权、失职渎职。
;对问题出现严重反弹、突出问题整改不到位或虚假整改的,由河湖长制办公室提出问责建议,按程序移交有关部门依纪依法处理。...总河湖长令明确,按照《河北省落实河湖长制考核问责制度》,对工作进展滞后、问题处置不及时的,进行提醒;对经提醒仍未整改或整改不到位的,进行约谈;对经提醒、警示后仍未明显整改的,或造成明显反弹的,按程序报审后进行通报批评
咸丰县委原书记郑东来搞虚假整改,导致自然保护区无法按期实施生态环境修复问题。...省纪委监委指出,上述4起典型案例,反映出我省少数地方、单位“一把手”在生态环境保护领域存在政治站位不高、思想认识不足、履责尽责不力,甚至搞虚假整改、滥用职权等问题。
此次督察将进一步优化督察方式和程序,坚决杜绝“一刀切”,专门印发了《服务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严禁生态环境保护“一刀切”行为》的函,严禁“一律关停”、“先停再说”的“虚假整改”、“敷衍整改”应对方式,坚决杜绝紧急停工停业停产等简单粗暴的
特别是3月9日省厅督导组来我市督导帮扶和整改复核时发现,个别企业敷衍整改、虚假整改,仍顶风生产,性质极其恶劣。
黑龙江省以严肃追责问效倒逼地方政府动真碰硬,整改不彻底、不到位、标准不高,敷衍整改、虚假整改等突出问题将被严肃问责。这些制度举措有利于夯实属地政府的责任,实现压力的层层传导。
强化生态环境损害赔偿机制在督察整改中的运用。全程跟踪监督整改工作,坚决杜绝虚假整改、表面整改、敷衍整改。四是加强信息公开。
三是切断了虚假整改、文字整改的后路。检查人员按照整改标准,对农厕质量情况作出判断,上传问题部位照片后,系统即时对上传的信息进行梳理汇总,自动标注问题类型、生成问题清单。
一些地方为应付督察,临时采取非常规手段,虚假整改、敷衍整改现象仍有发生。必须认识到,督察目的,在于引导地方协调处理好发展与保护的关系,协同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和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在曝光的9起长江经济带案例中,安徽太平湖流域污染突出,铜陵荷花塘超标污水排入长江;湖南、四川存在流域污染,监管不力问题;湖北则推进磷石膏资源化综合利用不力,污染问题突出;此外湖北、云南存在小水电清理整改工作滞后导致生态环境破坏的问题
2021年10月暗查发现,14座绿色矿山中有12座不同程度存在生态破坏严重、生态修复滞后等问题,其中阳光砂石厂罗汉坡砂石矿山部分区域覆土复绿等生态修复措施不到位,只是铺设绿色防尘网、悬挂塑料树叶进行虚假整改...二、主要问题(一)绿色矿山建设领域问题突出国家有关部门印发《绿色矿山评价指标》,将“营业执照、采矿许可证、安全许可证合法有效”“近三年未受到行政处罚或处罚已整改到位”“矿区范围未涉及各类保护地”作为绿色矿山建设先决条件
省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深入一线、直奔现场,查实了一批不作为、慢作为,不担当、不碰硬,甚至敷衍应对、虚假整改等问题。为发挥警示作用,切实推动问题整改,现集中公开通报第三批次4个典型案例。...扬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在推进问题整改上等待观望、动作迟缓,寄希望于调整生态保护红线范围来解决问题,导致督察交办问题整改一拖再拖,直至2021年7月才最终确定对两家企业采取关停措施。
省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深入一线、直奔现场,查实了一批不作为、慢作为,不担当、不碰硬,甚至敷衍应对、虚假整改等问题。为发挥警示作用,切实推动问题整改,现集中公开通报第二批次 4 个典型案例。...扬州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2019年7月向仪征市反馈扬州西郊省级森林公园、仪征铜山省级森林公园未编制总体规划等问题,至今未整改到位。
”;石材加工企业违法排污问题严重,赤湖镇饰面石材加工集中区部分企业违规倾倒石粉,部分企业废水收集处理不到位导致形成“牛奶塘”;虚假整改问题突出,有的矿山企业将盆栽苗木简单覆土,甚至直接摆放,搞“盆栽式复绿...福建省委和省政府高度重视,坚定不移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统领整改实践,切实增强抓好整改的政治自觉、思想自觉、行动自觉,扎实推进督察反馈问题整改和责任追究工作,以实际行动和成效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
、虚假整改。...迄今为止,因虚假整改,云南省已有16名生态环境系统官员、工程师,因严重违纪违法,目前正接受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
省生态环境保护例行督察组深入一线、直奔现场,查实了一批不作为、慢作为,不担当、不碰硬,甚至敷衍应对、虚假整改等问题。为发挥警示作用,切实推动问题整改,现集中公开通报第一批4个典型案例。...主要问题整治措施本末倒置,问题整改流于形式住建部《城市黑臭水体整治工作指南》中明确,截污纳管是黑臭水体整治最直接有效的工程措施,也是采取其他技术措施的前提。
由于长期超标排污,恶臭扰民达15年之久,且涉嫌虚假整改,中央环保督察组前脚刚走,后脚便违规生产,泰瑞制药被督察组屡次点名、视为反面典型,2018年,公司董事长、总经理先后遭...对此,东北制药在2021年半年度报告中,对上述处罚进行了披露,并表示对应采取了减产、提标改造等整改措施。
与群众信访举报办结情况不同,从第一轮中央督察“回头看”可以发现,督察组交办或者反馈地方的部分问题并没有得到有效整改。此次,“敷衍整改、虚假整改”被特别提及。...会议强调,要坚持不懈抓好督察整改工作,确保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督察整改既包括督察进驻期间信访举报件的解决,还包括督察组反馈问题的整改。
整改任务第2项:自治区第一轮中央环境保护督察整改虽然取得了重要进展,但此次“回头看”发现,一些地方和部门还存在思想认识不高、推进落实不力的问题,一些整改任务没有达到预期目标,甚至出现虚假整改、表面整改、
突出环境问题未完成整改或敷衍整改、抗拒整改、虚假整改的,每个问题将收取惩戒金500万元。...动真碰硬,破解“深水区”难题“无锡要以更强的决心改善生态环境,在整改上动真格,认真抓好中央和省环保督察问题和老百姓反映突出问题的整改。”
危废问题时有发生,已成为个别地方难根治的“顽疾”:山东东营市20万立方危废固废非法填埋问题虚假整改;辽宁鞍山市监管不力,大量油泥油渣倾倒坑塘污染严重;泰兴市长江边倾倒数万吨污泥两年未整改还变本加厉;南通如皋为应对督察
督察人员介绍,绿园区垃圾处理问题已经不是第一次出现,此前督察和长春电视问政栏目也指出了相关垃圾处置不力问题,且该区还存在虚假整改问题。(2021年8月28日督察组取证现场。...但绿园区则表示,填埋期间未收到当地政府或者相关部门要求停运或整改的通知。
突出环境问题未完成整改或敷衍整改、抗拒整改、虚假整改的,每个问题收取惩戒金500万元。“最严厉惩戒措施的出台,是拧紧责任链条、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创新举措。”
对清单所列问题逐一现场核实,重点查看是否整改到位,严查虚假整改、表面整改、敷衍整改、自降标准整改等突出问题。...;严格销号标准,杜绝不讲标准、不求质量、随意销号、虚假销号的现象,确保整改成果经得起“回头看”的检验。
科学制订整改方案, 逐项建立问题、措施、标准、责任“四个清单”。坚持问题整改验收销号制度、突出生态环境问题整改核查考核制度。坚决防止虚假整改和不按标准整改,杜绝突出问题反复反弹和屡查屡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