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绵城市)建设项目海丰县可塘镇镇区排水防涝能力提升项目广东省东莞市东坑镇排灌站及内河防洪排涝改造工程开平市城区排水设施提升改造工程湛江市中心城区雨水调蓄设施一期工程湛江市中心城区重要点位地下管网及智能监测系统设施设备更新改造项目湛江市中心城区地下雨水管网
结合已发布施行的《雨水调蓄设施技术标准》,强化源头减排设施建设,落实雨水调蓄能力建设要求、实施路径和考核机制等,并将相关指标有机地融入海绵城市建设指标体系。...按照建设标准,提升城镇公园的雨水调蓄能力,满足公园自身防汛提标需求,因地制宜提升周边地区防汛安全。推广和平公园等平急两用调蓄设施建设理念,提升城市韧性。
数字化管理视角下的成都市雨水调蓄设施及雨水资源的高效利用;演讲嘉宾:王家良 四川省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教授级高级工程师、给排水总工程师、四川省工程勘察设计大师3.重庆市海绵城市建设评估与考核体系研究
中央补助资金主要支持城市建成区范围内的与海绵城市建设直接相关的各类项目建设,具体内容包括:1.海绵城市建设相关的排水防涝设施、雨水调蓄设施、城市内部蓄滞洪空间、城市绿地、湿地、透水性道路广场等项目。
平方公里,其他区域不小于30平方公里;新建初期雨水调蓄设施(灰色设施)规模应不小于0.3万立方米。...三、关于规划方案按照全市雨水排水规划分配的指标要求,你区应新建调蓄容积不小于39万立方米或等效替代的提标设施,新建初期雨水调蓄设施规模应不小于0.8万立方米。原则同意排水系统规划方案。
如今,德国已成为世界上雨水与合流制调蓄设施分布最为密集的国家之一。据2016年的数据,德国不同类型雨水调蓄设施共54 069个,调蓄容积共计6078.9万m,人均0.738m。
省级财政下达10个示范市(县)补助资金2.67亿元,主要用于支持建成区范围内与海绵城市建设相关的供排水设施、雨水调蓄设施、城市绿地、城市内河(湖)生态修复、城市雨洪行泄通道等项目建设,推动示范城市采用“
充分利用城市蓄滞洪空间和雨洪调蓄工程,提高雨水自然积存、就地消纳比例。根据整体蓄排能力提升的要求、低洼点位积水整治的实际需要,因地制宜、集散结合建设雨水调蓄设施,发挥削峰错峰作用。
2、海绵城市建设相关的排水防涝设施、雨水调蓄设施、城市内部蓄滞洪空间、城市绿地、湿地、透水性道路广场等项目。...等措施,补齐设施短板,“干一片、成一片”。
中央补助资金主要支持城市建成区范围内的与海绵城市建设直接相关的各类项目建设,具体内容包括:1.海绵城市建设相关的排水防涝设施、雨水调蓄设施、城市内部蓄滞洪空间、城市绿地、湿地、透水性道路广场等项目。
一是与海绵城市建设相关的供排水设施、雨水调蓄设施、城市内部蓄滞洪空间、城市绿地、道路广场、城市内河(湖)生态修复等项目;二是海绵城市建设涉及的地下管网(管廊、管沟)、城市雨洪行泄通道、城市排涝沟渠建设改造以及管网排查
根据规划要求,上海将通过建设“绿灰结合”雨水调蓄设施实现排水系统的提标,然而,如何耦合海绵城市设施和雨水管道调蓄设施亟待研究。...以上海市中心城区典型排水系统为例,定量分析了海绵城市设施对排水系统提标的贡献,提出海绵城市设施与提标调蓄设施的容积换算方法。近年来我国城市内涝严重,为应对城市内涝,提高雨水管渠设计重现期是重要措施。
优先解决居住社区积水内涝、雨污水管网混错接等问题,对社区内现有硬化地面进行透水性改造,因地制宜增加绿地面积,建设雨水调蓄设施,提高雨水吸纳调蓄能力。...规划提出,加快修复因灾受损的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水主管网和污水泵站,改造提升破损污水管网和受损风险较高的截污管网,因地制宜建设污水和初期雨水调蓄设施。全面修复生活垃圾填埋场、垃圾中转站等的受损设施设备。
根据上述要求,本市制定了《上海市内涝治理实施方案》(沪水务〔2021〕415号),用以推进蓝绿灰管,尤其是雨水调蓄设施规划建设。...规划雨水调蓄池建成后,将进一步提高本市排水设施服务水平,显著提升初期雨水治理能力。
要求“十四五”期末,新增污水处理规模约280万立方米/日;新增污泥处理规模约364吨干基/日,总规模约1840吨干基/日;强排系统初期雨水调蓄设施达标率30%左右;城镇雨水排水能力达3-5年一遇面积达到
在城市规划、建设和更新中留白增绿,优先利用自然洼地、园林绿地、坑塘沟渠等调蓄雨水,因地制宜、集散结合建设雨水调蓄设施,发挥削峰错峰作用。恢复和保持城市及周边河湖水系的自然连通和流动性。
据悉,信阳市拟系统化全域推进海绵城市示范建设项目,三大类共44个项目三年计划总投资438435.94万元,用途分为三项,一是用于海绵城市建设相关的供排水设施、雨水调蓄设施、城市内部蓄滞洪空间、城市绿地、
中央补助资金主要支持城市建成区范围内的各类项目,具体内容包括:1.海绵城市建设相关的供排水设施、雨水调蓄设施、城市内部蓄滞洪空间、城市绿地、道路广场、城市内河(湖)生态修复等项目。...、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完整居住社区建设、地下管网(管廊)建设等工作,采用“渗、滞、蓄、净、用、排”等措施,补齐设施短板,“干一片、成一片”。
在城市建设和更新中留白增绿,结合空间和竖向设计,优先利用自然洼地、坑塘沟渠、园林绿地、广场等实现雨水调蓄功能,做到一地多用。因地制宜、集散结合建设雨水调蓄设施,发挥削峰错峰作用。...近年来,各地区各部门大力推进排水防涝设施建设,城市内涝治理取得积极进展,但仍存在自然调蓄空间不足、排水设施建设滞后、应急管理能力不强等问题。为加快推进城市内涝治理,经国务院同意,现提出以下意见。
市水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截至目前,北京市共建成海绵项目3400多个,其中,绿化屋顶面积2.30平方公里,透水铺装面积15.09平方公里,下凹式绿地面积为35.43平方公里,雨水调蓄设施容积为152.04...植草沟、蓄水池、屋顶绿化、透水砖……这些设施像一块块散落在城市里的“海绵”,用渗、蓄、滞、净、用、排等方式,帮雨水找“家”,避免内涝积水,这就是海绵城市的基本理念。
结合“体检”报告,有序利用城市河湖水系等作为汛期涝水调蓄行泄通道,统筹纳入城市排水防涝专项规划和“十四五”城市排水防涝建设规划,细化雨洪行泄和调蓄工程计划,按“先地上后地下、先自然后人工”的原则,合理布设雨水调蓄设施
对易涝点的排水防涝泵站进行升级改造或增设机排能力,充分利用绿地、广场、立交桥区空间建设雨水调蓄设施,配套建设雨水泵站自动控制系统和遥测遥控及预警预报系统。...对易涝点的雨水口和排水管渠进行改造,增设雨水篦,新建排水(雨水)管渠;结合地形坡度、管线路由等实际情况,科学合理设置大型排水(雨水)管渠。(二)排涝除险设施。
设计思路通过在不同尺度上构建大、中、小三级海绵体系的总体思路,即建设生态河道,采用缓坡断面增加河道调蓄能力,打造“大海绵体”;在建设排水管道、雨水调蓄设施和下凹式城市公共绿地, 打造“中海绵”;采用建设生态树池
;8、自2008年开始,实施雨水调蓄设施、污水处理厂、排水管网的协同调度,以提高整个排水系统应对变化和冲击的能力。...通过开发与城市基础设施设计相结合的改进的排水解决方案,提高抵御洪水风险的能力,从而提供安全的洪水空间,使城市充当“海绵”,并释放雨水作为资源;3)利用“可见水”提高城市宜居性。
新建广场要因地制宜采取下沉式结构、配套建设雨水调蓄设施等措施,达到控制雨水径流的有关要求。推行城市道路与广场雨水的收集、净化和利用,减轻对市政排水系统的压力。...控制性详细规划和城市道路、绿地、水务等相关专项规划要求落实城市总体规划关于海绵城市建设的目标、指标和要求,将控制指标落实到规划地块、为雨水调蓄、行泄通道等设施预留规划空间,有效保护和扩大河湖水系、绿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