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生态环境部发布《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公路建设项目》(hj 1358—2024)(公告2024年第13号)。...5月,生态环境部印发《火电行业建设项目温室气体排放环境影响评价技术指南(试行)》的通知(环办环评函〔2024〕200号),进一步规范火电行业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要求,推动协同减污降碳技术措施示范应用
三、加强重点行业涉新污染物建设项目环评建设单位和环评技术单位在开展涉新污染物重点行业建设项目环评工作时,应高度重视新污染物防控,根据新污染物识别结果,结合现行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和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编制技术指南相关要求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下水环境》(hj610-2016)的相关要求,对填埋场各污染防治区进行分区防渗,将项目区划分为重点防渗区及简单防渗区。
制修订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统一污染物排放量核算方法。修订《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协调固定污染源分类管理类别。
在《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产业园区》的基础上,结合《产业园区规划环评中开展碳排放评价试点工作要点》(环办环评函〔2021〕471号),编制碳排放评价章节,探索开展产业园区碳排放环境影响评价。
关于公开征求国家生态环境标准《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放射性固体废物近地表处置环境影响报告书的格式与内容(征求意见稿)》意见的通知为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核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
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所需的费用应按照预算管理规定纳入规划编制预算,严格支出管理,接受审计监督。编制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应遵守有关生态环境标准及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和技术规范。
,也未对该保护目标主要污染物pm10、so2、nox的保证率日平均质量浓度达标情况开展预测评价,不符合《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大气环境(hj2.2-2018)》8.7.1.2中关于达标区的评价项目需“预测评价叠加环境空气质量现状浓度后
7月,生态环境部发布《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陆地石油天然气开发建设项目》(hj 349-2023)、《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民用机场建设工程》(hj 87-2023)。
化学水处理系统排水回用于石灰制浆用水不外排;锅炉排污水进入降温池冷却处理后,用泵提升至循环水冷水池,作为循环水系统补水,不外排;循环排污水用于车间冲洗、除渣机补水、飞灰稳定用水、石灰制浆用水等,回用不外排;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应急响应的原则落实报告书提出的地下水污染防治措施,做好污水处理池、废水收集管道、污泥储存池、危废暂存间、管道、阀门等区域及一般防渗区和简单防渗区的防渗、防漏工作,强化管理,避免由于管道、沉砂池底破损等造成污染物下渗污染地下水;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第二节 主要污染物排放量的认定和来源第十一条 建设项目主要污染物排放量最高允许排放限值,按照下列三种方式测算得出的最低值认定:(一)采用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污染源强核算技术指南的核算方法测算;(二)采用排污许可证申请与核发技术规范的核算方法测算
36600 土壤环境质量 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hj 2.1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总纲hj 2.2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大气环境hj 2.3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地表水环境
2、环境质量现状2.1 环境空气评价区域内氯化氢、氟化物、铬、铅、砷、镉汞均为未检出,低于检测线下,氨和硫化氢单项指数值小于1,说明硫化氢和氨的浓度值满足《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hj2.2-2018
三、推动环评与排污许可证在管理内容上的衔接环境影响评价文件(以下简称“环评文件”)在编制过程中,除应当符合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的要求外,还应对照排污许可证申请与核发技术规范,明确污染因子、确定许可排放限值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陆地石油天然气开发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民用机场建设工程》(以下简称四项标准)、《水生态监测技术指南 河流水生生物监测与评价(试行)》《水生态监测技术指南 湖泊和水库水生生物监测与评价
微库仑法》(hj 1214-2021)、《水质 浮游植物的测定 滤膜-显微镜计数法》(hj 1215-2021)、《水质 浮游植物的测定 0.1 ml计数框-显微镜计数法》(hj 1216-2021)、《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2021年底-2022年年初,生态环境部先后印发了《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声环境》(hj2.4-2021)、《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生态影响》(hj19-2022),均于2022年7月1日实施,进一步完善了环境影响评价导则体系
海水淡化厂项目环评报告表按照《海洋工程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等编制,产生的浓盐水排海应符合有关要求,具体指标在环评中根据广东省地方标准《水污染物排放限值》、《海水淡化浓盐水排放要求》(hy/t 0289
:有机化工行业》(db36/1101.2—2019)表1、表2中标准要求;硫酸雾可满足《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表2 中的二级标准要求;异丙醇、三乙胺、乙酸排放浓度可满足《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我部对《海洋工程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gb/t 19485-2014)进行了修订,形成《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海洋环境(征求意见稿)》,现公开征求意见。
第三章 核定第十二条 建设项目所需替代的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指标采用排污许可证申请与核发技术规范的核算方法、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污染源源强核算技术指南的核算方法、达到相应环境管理排放标准限值要求,按照最先进的污染物控制水平测算
坚持将土壤污染防治与大气、水、固体废物污染防治统筹部署、综合施策、整体推进,积极构建监管体制完善、责任机制明确、协调配合密切的土壤环境综合管理体系。按照《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下
3楼a03-04号联系人:万中喜电话:13783336276 (主题注明:汝南县餐厨(厨余)垃圾综合利用项目意见)(五)建设项目对环境可能造成影响概述:1、废气本次评价,采用估算模式,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受江门市生态环境局委托,江门市环境科学研究所对《报告书》进行技术评估,出具的评估意见认为,《报告书》编制依据较充分,评价标准、评价因子、评价范围和评价工作等级总体合适,项目概况和工程分析总体清楚,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和影响预测与评价方法总体符合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等相关技术规范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