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外,《修正案(草案)》对照新制定、修改的土壤污染防治法、噪声污染防治法、排污许可管理条例等有关法律、行政法规,调整了划定农用地土壤环境质量类别的主体,删除了排污收费、环保设施拆除或者闲置的审批等规定,
在管理政策决策研究方面,vocs排放限值标准、排污收费等管理制度的研究也空前高涨。2016—2019年vocs研究空前繁荣,研究领域和内容进一步细化。
我国1979年9月颁布的《环境保护法(试行)》,确立了超标排污收费的制度。1982年7月,国务院实施《征收排污费暂行办法》,排污收费制度在全国普遍施行。...2003年7月,《排污费征收使用管理条例》实施,实行排污即收费和“收支两条线”管理。排污收费制度在筹集污染治理和环保部门能力建设资金、间接促进企业加强污染治理投资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十一五”以来,我国相继制定并实施环境影响评价、“三同时”、排污收费、总量控制、排污许可证、限期治理、目标责任制等政策,对水环境保护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已经形成以管制手段为主,以市场手段为辅,清洁生产等自愿手段和信息手段得到应用的政策格局
北京市发布的《关于挥发性有机物排污收费标准的通知》规定,达标排放的收费标准为每公斤10元,对于存在未安装废气治理设施,或废气治理设施运行不正常,或挥发性有机物超标排放等环境污染行为的,收费标准为每公斤40
2018年1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税法》正式施行,取代了施行近40年的排污收费制度。...why(开征意义) 《环境保护税法》的实施,主要目的是通过“多排污多缴税、少排污少缴税、不排污不缴税”的引导,强化税收调控作用,促使企业充分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
1-1-2 排污许可制度历史较长但仍需进一步完善排污许可制度是我国最早实施的环保制度之一,最初应用于水污染防治领域,然后延伸到大气污染防治领域,与排污收费制挂钩,实际承担了项目运营期间的环境监管职能。
一是通过比对自主验收、排污收费、群众信访等数据,确保底单完整。二是开展登记管理类、简化管理类以及特殊情形类准确性检查,确保分类准确。...,累计核发排污许可证1794家、完成13945家排污登记,按期实现了排污许可全覆盖。
2015年6月,随着排污标准的不断完善,vocs排污费征收也被提上日程。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原环境保护部联合制定并印发了《挥发性有机物排污收费试点办法》。
(六)取消有关排污收费的规定条款内容第十三条第二款 排污许可证应当载明排污单位排放大气污染物的标准、种类、数量、浓度、
(二)删去第十三条第二款中的“排污收费”。...(五)删去第二十一条第五项中的“排污费征收”。
《环保法》明确规定了我国几种基本环境制度,如环境影响评价、“三同时”和排污收费制度等。1982年“六五”计划正式把“加强环境保护,遏制环境污染的进一步加重”定为国家发展的十项基本任务之一。
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环境保护部联合制定并印发了《挥发性有机物排污收费试点办法》。...vocs排污收费试点行业包括石油化工和包装印刷两个大类,原油加工及石油制品制造、有机化学原料制造、初级形态塑料及合成树脂制造、合成橡胶制造、合成纤维单(聚合)体制造、仓储业和包装装潢印刷等7个小类。
通过产业政策引导,一方面提出适时提高排污收费标准,将挥发性有机物纳入排污费征收范围,对能效、排污强度达到更高标准的先进企业给予鼓励;另一方面提出大力培育节能环保产业:将大气污染治理政策要求有效转化为节能环保产业发展市场需求
那时我们是在摸索中探路,花了很长时间才找到了三大政策(预防为主防治结合,谁污染谁治理,强化环境管理)和八项制度(环境影响评价制度、“三同时”制度、排污收费制度、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定量考核制度...、排污许可证制度、污染限期治理制度、污染集中控制制度),使得环境保护特别是环境管理工作有章可循。
近几年,国家财政部、环保部发布《挥发性有机物排污收费试点办法》,明确规定了石油化工行业、包装印刷行业挥发性有机废气排污费的征收、使用和管理办法。
、排污收费、合同减排、环境补偿等手段,逐步建立市场化的减排机制,建立企业承担主体责任。...实施vocs总量控制有望实现三方面改变:一是通过控制排污单位排放,落实企业的主体责任;二是激励达标排放企业进一步削减vocs排放,破除达标排放天花板;三是促进各区域根据排放配额对资源合理分配,实现产业结构优化
结合本地实际,建立健全排污许可、环境影响评价、环保“三同时”、排污收费、总量控制、污染减排、区域限批、企业环境行为监管等环境保护管理制
1982年国务院正式颁布《征收排污费暂行办法》,标志着排污收费制度正式建立,《征收排污费暂行办法》详细规定了收费对象,收费程序,收费标准,停收、减收和加倍收费的条件,排污费的列支,收费的管理和使用等内容
譬如1982年建立的排污收费制度,但它缺乏强制性和固定性,执法刚性严重不足。因此,我国在“费改税”的前提下,基于“税负平移”的原则制定了《环境保护税法》。...这是我国首个以保护环境为目的的绿色税种,它取代了已实施近40年的排污费制度。
1、1980年10月开始排污收费工作,在环保系统中抽人组成排污收费组。2、1984年7月14日,成立市收费监理所。3、1987年5月27日,改称为南宁市环境保护监理所。
中提出了多种环境管理手段,以制度介入的时段来划分可分为三类:一是事前预防性制度,如环境保护规划、规划环评及项目环评、环境资源承载能力监测预警机制等;二是事中监督性制度,如环境监测制度、“三同时”制度、排污收费...(税)制度、总量控制制度、排污许可管理制度、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和考核评价制度等;三是事后弥补性制度,如生态修复和生态保护补偿制度、环境污染责任保险制度等。
污染源监测系统能够全天候对排污企业进行实时监控,是解决当前环保监管工作强度大和监管人员配置不足之间矛盾的重要工具,同时还为污染减排和排污收费提供重要依据。...要求各地加强污染源在线监测系统的日常管理工作,明确通过管理审核后有效的污染源自动监测数据是计算主要污染物排放数量和确定达标排放的依据之一,是环境保护主管部门总量减排、监督执法、排污申报、排污费征收、环境统计等工作的依据之一
目前国家虽制定了排污许可证制度及排污收费的标准,但关于固废产生和排放并没有进行细化监管,固废回收、贮存、运输、处置以及固废最终流向等过程监控力度不够,导致固废随意倾倒丢弃时有发生。
第十五条 对产能严重过剩行业、大气重污染企业,实行阶梯排污收费、差别信贷...纳入固定污染源排污许可分类管理名录的工业企业,应当依法取得排污许可证;排污单位应当按照排污许可证载明的排放大气污染物的种类、数量、浓度、方式等要求排放大气污染物;未取得排污许可证的,不得排放大气污染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