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山市生态环境局发布关于2024年第二批省级大气污染防治专项资金(第一笔)分配情况的公示,下达资金909.4万元用于黄山城市功能区声环境质量自动监测等10个项目实施。
调整优化本市功能区声环境质量监测站点,统筹开展本市功能区声环境质量自动监测工作。2025年起,全面实现本市功能区声环境质量自动监测,统一采用自动监测数据评价。
加强声环境质量监测站点管理,推动功能区声环境质量自动监测,开展噪声监测量值溯源。...11月,生态环境部办公厅印发《低效失效大气污染治理设施排查整治工作方案(征求意见稿)》(环办便函〔2023〕400号),在工作目标中提出健全监测监控体系,自动监测设备实现应装尽装,全面提升自动监测和手工监测数据质量
到2023年底,中心城区完成声环境功能区划分情况评估和声环境质量监测点位布设、优化调整;到2024年,中心城区全面实现功能区声环境质量自动监测;到2025年,全市声环境功能区夜间达标率达到85%以上。
到2025年,全面实现功能区声环境质量自动监测,声环境功能区夜间达标率达到85%以上,噪声污染防治管理制度基本建立,监管责任进一步明晰,治理水平稳步提高,噪声污染问题得到较好解决,声环境质量有效改善。
同时着力构建噪声自动监测体系,2025年1月1日起,9个中心城市全面实现功能区声环境质量自动监测,统一采用自动监测数据评价。
目标到2025年,全市全面实现声环境质量自动监测,声环境功能区夜间达标率较2020年明显提升,达到四川省考核要求,噪声污染防治管理制度基本建立,监管责任进一步明晰,治理水平稳步提高,噪声污染问题得到较好解决
,噪声监测点位布局进一步完善,中心城市全面实现功能区声环境质量自动监测,全省声环境功能区夜间达标率达到85%,逐步形成宁静和谐的文明意识和社会氛围。
总体目标是“到2025年,16市全面实现功能区声环境质量自动监测,声环境功能区夜间达标率达到85%”。...到2025年,16市全面实现功能区声环境质量自动监测,声环境功能区夜间达标率达到85%。二、提高声环境管理水平,推动声环境质量持续改善(一)推动噪声污染防治地方立法和配套制度建设。
2025年1月1日起,全省17个重点城市实现功能区声环境质量自动监测,省、市生态环境部门将公开发布本行政区域内的功能区季度声环境质量状况、年度声环境质量状况和年度噪声污染防治报告。
广西壮族自治区生态环境厅等十五部门印发《广西壮族自治区噪声污染防治实施方案(2023—2025年)》,目标到2025年,地级以上城市全面实现功能区声环境质量自动监测,全区声环境功能区夜间达标率达到85%
到2025年,各省辖市(含济源示范区、郑州航空港综合实验区)全面实现功能区声环境质量自动监测,全省声环境功能区夜间达标率力争达到85%。
到2025年,16市全面实现功能区声环境质量自动监测,声环境功能区夜间达标率达到85%。二、提高声环境管理水平,推动声环境质量持续改善(一)推动噪声污染防治地方立法和配套制度建设。
三是加强监测、严格执法,强化声环境质量监测站点管理,推动功能区声环境质量自动监测,严格噪声污染防治领域执法,提升基层执法能力。
地下水方面,开展全省地下水监测现状调查,推进监测井规范化建设。噪声方面,全面实现功能区声环境质量自动监测和联网,建设全省声环境质量信息发布平台。
政策要点 新修订的《噪声法》明确提出,要求环境部门组织开展全国声环境质量监测,推进噪声监测自动化,统一发布全国声环境质量状况信息。
推进细颗粒物(pm2.5)和臭氧(o3)协同控制,城市空气质量保持优良。加强噪声污染防治,全面实现地级城市功能区声环境质量自动监测。推进农用地土壤污染防治和安全利用,有效管控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
建立省级土壤多功能样品库,提升全省土壤环境监测能力。4.噪声环境监测网络。在现有城市区域环境噪声、城市道路交通噪声监测点位基础上,进一步优化布点。在现有手工监测为主的基础上推动噪声环境质量自动监测。
广东志正招标有限公司受广州市环境监测中心站的委托,对空气、水源水质、噪声环境质量自动监测委托运营服务项目进行公开招标采购,欢迎符合资格条件的供应商参加投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