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医疗废物收集处置方面,指导意见提出,推动建立市域医疗废物集中处置能力有保障、偏远地区集中处置与就地处置相结合、动态完善“平急两用”处置能力作备用的医疗废物收集处置体系。
继续推行医疗废物集中无害化处置。支持新建或经改造符合标准要求的危险废物焚烧、生活垃圾焚烧等设施应急协同处置医疗废物。督促医疗卫生机构和医疗废物集中处置单位严格执行危险废物转移联单等制度。
城市工业固体废物、医疗废物、危险废物、建筑垃圾、园林绿化垃圾、动物尸骸、市政污泥等,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进行管理。...全文如下:第一章 总则第一条 为了加强城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改善人居环境,保障公众健康,维护生态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四川省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条例》《四川省城乡环境综合治理条例
强化集中处置设施监管,督促昆明市医疗废物处置中心开展二期项目配套污染治理设施建设及问题整改验收,完成医疗废物经营许可换证。...加强医疗废物处置贯彻落实新型冠状病毒感染“乙类乙管”各类措施,加强医疗废物在线申报、严格执行转移联单、加快推进物联网信息化管理。修订发布《昆明市医疗废物管理规定》。
提升危险废物监管和利用处置能力,支持医疗废物处置模式创新。加强尾矿库污染治理。...到2027年,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保持94%以上,建设用地安全利用得到有效保障;到2035年,土壤环境风险得到全面管控,地下水国控点位i—iv类水比例保持80%以上。(四)加强固体废物和新污染物治理。
2026年底前,实现危险废物和医疗废物焚烧炉渣零填埋,危险废物和医疗废物焚烧飞灰近零填埋。...进一步完善生活垃圾、医疗废物、危险废物等收费机制和相应托底保障机制,引导相应固体废物产生企业加强协同处置及资源化利用。
,保障人体健康,维护生态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吉林省危险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条例》等法律法规的规定,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条例。
此外,部分危险废物类别利用能力不足或利用水平偏低,如生活垃圾焚烧飞灰、工业废盐、铝灰(渣)等;医疗废物处置能力地区性不平衡。...其中,综合经营单位对外经营量83.59万吨,负荷率不高,约为19%;医疗废物集中处置单位处置量4.99万吨,负荷率约为63%;收集经营单位收集量5.78万吨,负荷率偏低,约为3%。
文件提出,到2025年,全市固体废物产生强度明显下降,环境管理和污染防治水平显著提升,一般工业固体废物、危险废物利用处置率均达到100%,医疗废物无害化处置率达到100%,减污降碳协同增效作用明显。
(七)环境治理业危险废物处置:新建、改建、扩建危险废物集中焚烧、集中填埋处置项目(不含医疗废物集中处置项目),产生危险废物单位新建的单独危险废物焚烧或填埋处置自用设施项目。
二、全市危险废物利用处置情况分析全市共有危险废物经营许可单位共计66家(包括医疗废物处置单位),包括危险废物处置单位13家;危险废物利用单位28家(含清洗废包装桶单位5家);危险废物收集经营单位33家,
医疗废物产生量13298.64吨,安全无害化处置率100%。...2023年,全市医疗废物产生量13298.64吨,安全无害化处置率100%。
产生、收集、贮存、运输、利用、处置工业固体废物、建筑垃圾、医疗废物等固体废物的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应当按照国家和省有关规定记录、报送相关信息。对可以通过数据共享获得的信息,有关部门不得要求重复报送。
4家,合计规模23.25万吨/年;医疗废物处置2家规模0.40万吨/年;废油收集1家规模0.1万吨/年。...一、全市危险废物产生概况2023年,全市危险废物(含医疗废物)申报产生量8.0万吨,其中:产废企业自行利用处置0.42万吨,委外利用处置7.67万吨。
,全市2023年度危险废物(含医疗废物,下同)产生量84.18万吨,安全利用处置量84.19万吨(含利用处置上年底贮存量),其中,委托持证经营单位利用处置量49.01万吨,委托符合豁免规定单位利用处置量
、hw23含锌废物、hw06废有机溶剂与含有机溶剂废物、hw50废催化剂、hw01医疗废物,总产生量37.09万吨,占全市产废总量的95.96%。...一、全市危险废物产生概况2023年,全市危险废物(含医疗废物)申报产生量38.65万吨,较2022年增长21.2%(增加量较多主要是hw18焚烧处置残渣和hw21含铬废物),其中:产废企业自行利用处置9.41
此外按照应急预案,全市3家垃圾焚烧发电厂、1家危险废物综合处置企业纳入医疗废物应急处置单位。2023年我市医疗废物处置能力负荷率约40%,全市医疗废物处置能力充足,完全满足我市医疗废物处置需求。
一、危险废物产生和处置能力概况截至2024年10月底,我市危险废物(不含医疗废物,下同)产生量为12.51万吨,利用处置量12.34万吨,贮存量0.36万吨(含往年贮存量)。
市卫健委负责医疗机构内医疗废物的收集、暂存、交接的监管;市应急管理局负责危险废物经营单位安全生产的监管。...遵循就近处置原则,危险废物转移处置同等条件下遵循就近原则,尽可能将所产生的危险废物转移至本地具有收集、利用或处置能力的企业进行处置,最大限度降低危险废物长距离转移运输带来的环境安全风险。
一、全市危险废物产生情况据广东省固体废物环境监管信息平台(以下简称省固废平台)统计,全市2023年危险废物申报产生量45万吨(不含医疗废物)、2024年1-9月危险废物申报产生量33.61万吨(不含医疗废物
二、全市危险废物利用处置情况分析截至2023年底,全市危险废物经营单位共18家(不含医疗废物处置单位),危险废物收集中转贮存试点单位17家,危险废物豁免利用单位4家。
危险废物(不含医疗废物):新建、改建、扩建危险废物集中利用、处置(含焚烧、填埋)项目(暂存、转运的危险废物项目除外);产生危险废物的单位涉及新建(自建)危险废物焚烧或填埋处置。
加强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探索推进生活垃圾焚烧处理设施协同处置城镇生活污水污泥、一般工业固体废弃物、应急处置医疗废物,有序推进厨余垃圾处理设施建设。...2024年10月23日(此件公开发布)山东省加快构建废弃物循环利用体系实施方案为认真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构建废弃物循环利用体系的意见》(国办发〔2024〕7号)精神,加快实施全面节约战略、提升资源安全保障能力
已建成,备用)+scr脱硝”的组合烟气净化工艺,处理后的烟气满足《生活垃圾焚烧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db41/2556-2023)标准及《郑州市环境污染防治攻坚战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修订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医疗废物...、废活性炭、化验室废废液等危险废物在厂区危废暂存间暂存后定期交由有资质单位安全处置。
二、全省危险废物集中利用处置情况2023年,焚烧类产能负荷为53.5%,填埋类产能负荷为53.2%,水泥窑协同处置类产能负荷为37.9%,医疗废物处置负荷为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