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持续三十多年的快速发展,中国的生态环境问题接踵。本就水资源匮乏的中国,水污染形势异常严峻;频繁爆发的雾霾,将我们带进了新鲜空气成为奢侈品的时代;接连发生的食品重金属超标现象又进一步揭开了固体废弃物污染水与土壤的盖子伴随着全球变暖、臭氧层空洞、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森林和草地缩减

首页 > 大气治理 > 综合 > 企业 > 正文

中晶环境循环经济法环境治理理念和一体化协同治理技术体系构建

2016-11-28 11:12 来源: 北极星环保网 

经过持续三十多年的快速发展,中国的生态环境问题接踵。本就水资源匮乏的中国,水污染形势异常严峻;频繁爆发的雾霾,将我们带进了新鲜空气成为奢侈品的时代;接连发生的食品重金属超标现象又进一步揭开了固体废弃物污染水与土壤的盖子……伴随着全球变暖、臭氧层空洞、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森林和草地缩减、生物多样性减少等生态环境问题在世界范围内不断凸显,严重影响了人类的生存和发展。

“绿色”是健康的意思,代表生意盎然的生命,代表节能、环保的发展模式,习总书记说“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金山银山是社会延续的物质基础,而绿水青山是这一基础存在的必然条件,否则,“再多的金山银山终将都会变成荒山”。绿水青山代表着绿色发展之路,代表着这一届政府建设“绿色中国”的决心,根本上来讲,“绿色中国”是一种经济发展形态,也是一种资源利用的方式,建设“绿色中国”,建设注重生态环境保护的中国,就必须要建设一个各种资源可循环利用、可重复资源化的理念与技术体系。

本文回顾了中晶环境循环经济法环境治理理念的发展历程和范式形成过程,在此基础上探讨了中晶环境FOSS烟气、废水、固废一体化协同治理的技术体系构建,讨论了我们在循环经济环境治理理念及FOSS一体化协同治理技术体系构建方面所面临的主要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给行业及主管部门提出了几点建议。

一、循环经济法环境治理理念的发展历程和范式形成

20世纪60年代美国经济学家波尔丁提出的“宇宙飞船理论”是循环经济理论的早期代表。但是,直到20世纪70年代,在环境治理领域循环经济的思想更多的还是先行者的一种超前性理念,人们并没有积极地沿着这条线索发展下去。当时,世界各国关心的问题仍然是污染物产生之后如何治理以减少其局部产生的危害,即所谓环境保护的末端单一指标治理方式(集中在产生之后与单一指标,如二氧化硫排放指标,而二氧化硫最终形成的物质是什么?去了那,并不关注)。20世纪80年代,人们注意到要采用资源化的方式处理废弃物,思想上和政策上都有所升华。到了20世纪90年代,特别是可持续发展战略成为世界潮流以后,源头预防和全过程治理才替代污染物单一指标治理成为国家环境与发展政策的真正主流,许多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做法才开始被纠正,进而逐步发展成为一套系统化的循环经济战略。

循环经济的产生背景和发展过程决定了循环经济首先是在废弃物的处理过程中得到应用,而后在工业领域得到快速发展。企业应用循环经济的思想来进行成本管理、产品生产的全过程管理,在这一过程中,出现了“清洁生产”、“产品生命周期理论”、“生态工业”等概念,这些概念都是循环经济思想在实际应用中的体现。

在这些思想影响下,国外许多学者和机构先后提出了发展循环经济的各种理论,如:

①产业共生(Industrial Symbiosis)理论。他们认为企业间可相互利用废物,以降低环境的负荷和废物的处理费用,建立一个循环型的产业共生系统。

②清洁生产(Cleaner Production)理论。他们将清洁生产定义为:“清洁生产是指将综合预防的环境策略持续地应用于生产过程中,以便减少对环境的破坏。对生产过程而言,清洁生产包括节约原材料和能源、淘汰有毒原材料,并在全部排放物和废物离开生产过程以前减少它们的数量和毒性。对产品而言,清洁生产策略旨在减少产品在整个生产周期过程中对人类和环境的影响。”

③产业生态(Industrial Ecology)理论。Frosch和Robert(1992)认为,产业生态指一个相互之间消费其他企业废弃物的生态系统和网络。在这个网络中,通过消费废弃物而能够给系统提供可用的能量和有用的材料。产业生态理论最核心的观点是以经济、文化和技术的发展为前提,积极促进环境负荷的评估及环境负荷最低化,并强调产业与环境间的相互作用。

而循环经济理论在国内出现的也并不晚,循环经济一词最初由刘庆山在1994年使用,从资源再生的角度提出废弃物资的资源化,其本质是自然资源的循环经济利用(见刘庆山:《开发利用再生资源,缓解自然资源短缺》,《再生资源研究》,1994年第10期)。之后,我国于1998年引入德国循环经济概念,确立3R原理的中心地位。认为发展循环经济是以减量化、再循环、再利用为指导原则的。同年提出循环经济是环境与发展关系的第三阶段。从理论上阐释了发展经济与保护生态之间的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发展经济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阶段,第二阶段是发展经济的过程中对环境进行末端治理的阶段,第三阶段即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并重,也就是发展循环经济的阶段。

为了防治污染,保护环境,我国在20世纪末期从国情出发,制定了“经济建设、城市建设和环境建设同步规划、同步实施、同步发展”和“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相统一”的战略方针,实行“预防为主”、“谁污染,谁治理”和“强化环境管理”三大环境政策,以此为环境保护立法、执法和守法的基本准则,制定了4部环境法律、8部资源管理法律、20多项环境资源管理行政法规、260多项环境标准,初步形成了环境资源保护的法律体系框架。在相关法律、政策和技术的支持下,我国循环经济发展非常迅速,各种实践活动也取了实际的成就,尤其是在工业生产上专门围绕中国工业生产的特点成立了清洁生产化办公室以指导各地清洁化生产体系的建立。

但比较可惜的是,不管是国内还是国外,循环经济各种学术均围绕经济性指标而展开研究,大部分的理论与实践都忽略了对单纯生态环境的研究,即环境污染物独立循环系统如何打造与建设的研究。中晶环境恰恰是在这一方面较早确立了研究目标,从2006年开始,持续进行了系统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应用研究工作,即在2004年中国刚将循环经济就是一种可持续发展的思想作为指导我们工业与社会发展的科学发展观之后。

在中晶环境,循环经济法环境治理理念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和范式变迁。最先在思想层面出现了“硫、硝、尘等物质可循环利用”意识,并产生了“污染物也是一种资源”的思想萌芽;接着,2008年之后,脱硫石膏作为纸面石膏板的生产原料逐步被各级政府重视,进而开始全国推广,行业内提出要发展“绿色脱硫副产物利用技术”和建立与之相适应的“绿色建材产业”,因为脱硫石膏产品全球市场容量及生产成本的限制,中晶环境决定另辟蹊径,开展镁法脱硫脱硝一体化技术研究,并生产出高附加值的晶粉胶凝材料,从而进入绿色可循环创造出新价值的实践阶段;然而,脱硫脱硝除尘一体化工艺生产晶粉作为烟气综合治理技术,能够为客户及当前烟气污染严重的社会环境提供较好的一体化解决方案与实施措施,但环境污染要协同治理,中晶环境作为有理想抱负的一家公司,不能仅停留在眼前这一点成绩上,我们开始思考如何将工业废水、工业固废、污泥及建筑垃圾纳入晶粉胶凝材料的范畴内。新的市场需求及生态环境协同治理的复杂性客观上要求中晶环境继续研究更全面、更具有延展性的技术,因此推进新的“绿色循环法环境治理技术”就正式推上了日程,进入“绿色可循环创新新范式阶段”以应对更为很复杂、更为严峻环境污染问题成为必然选择。

1. 可循环环境治理理念确立阶段:

2004年清洁生产在中国如火如荼地发展着,变频节电、余热回收、建筑节能、地热能开发、太阳能应用等等新词层出不穷。中晶环境2005年从余热资源利用入门,开始接触烟气资源,到2006年第一个《烟气四段式综合治理工艺》专利形成,这时我们围绕着烟气余热回收、尘捕捉、二氧化硫回收、硫资源化利用这四段作深入的技术研发,并最终形成了“ESSE四段式烟气综合治理技术”,“烟气是一种资源”的思想开始萌芽,进入2007年,当年的二句广告词我还记得:“换一种眼光去欣赏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尘……”“环保不是包袱,是机遇……”这种可循环环境治理理念的思潮开始在中晶平台上发芽,并在市场上扩展。这一理念的思潮聚焦于生态和环境问题,聚集于物质和资源利用问题,以维持物质资源的平衡和反对环境的污染为起点,以实现人与环境,人与资源和谐相处、共同发展为最终目标。

中晶可循环环境治理理念以“物质与资源的平衡与再利用”为基础,并倡导“污染物是一种资源的认识概念”。

(1)我们主张“一种认识,即污染物及环境治理副产物是资源的一部分而不是废弃物,人类的工业、商业活动最终都依赖于物质不灭及资源平衡这二种理论的相互作用”。

(2)中晶环境的循环经济法环境治理理念认为能源的不当利用方法是污染的根源,实现可持续社会必须改变能源的利用方式,变粗放式为精细化,变掠夺式为可持续化。

(3)单一的污染物治理技术的进步不仅不能满足人类无限的需求,也不会像环境主义所说的“可以解决一切产生的生态和环境污染难题”,它仅仅是对问题的转移,却以更多的“能源和物质投入因而出现更多的污染”为代价,中晶环境的循环经济法环境治理理念倡导协同治理技术,通过协同治理将有害物质转变为有用物质,我们始终相信:污染物只是因为我们将它们放错了地方,而不是因为他们与生俱来就有害于我们人类。

(4)中晶环境的循环法环境治理理念主张“在不需要根本改变目前的工业发展状态和生活方式的前提下解决问题”,我们认为只要通过技术手段将工业生产产生的废弃物、污染物有序利用,发挥其物质本身应有的价值,人类的生产、生活模式就可以维持持久的可持续性。

中国生态恶化状况和环境污染持续严重的事实是导致中晶环境“循环经济法环境治理理念”产生的最重要原因。以对经济发展最小的影响换来我们所倡导的建设节约型社会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建立,这是中晶环境循环经济法环境治理理念的核心诉求,即通过技术手段,遵循自然规律,尊重万物共生理论,寻求一条人类与自然的和谐共处与发展之道,这也是中晶环境循环经济法环境治理理念的核心价值之所在。

2. 绿色可循环理念创造出新价值的实践阶段:

四段式烟气治理工艺是中晶环境循环经济法环境治理理念的萌芽阶段的产物,代表着2005~2011年这一阶段中晶环境从理念到实践的成长历程的见证。进入2012年,面对一系列的环境污染问题,社会各阶层、各组织开始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在一些“环保人士”积极努力的推动下,政府等相关机构也意识到解决这些污染问题的紧迫性并开始采取措施。开始制定并实施一系列的环保条例、制度,如水十条,大气十条,环境保护法等等,把环境保护提高到了国家战略的高度,然而,公众、污染型企业及其他社会组织明显心有余而力不足,不仅存在资源调配的问题,还有技术上存在着先天性不足的问题:自主研发技术少,引进技术成了环境治理的主角。不可否认大部分引进技术本身是好的,但应用普遍存在脱离中国实际资源情况的情况,忽略了资源的平衡性发展原则。因为中国“缺硫不缺膏”的自然资源现状,造成倡导循环经济法的“脱硫石膏制石膏板”也只是成为了局部示范性的项目,一方面脱硫石膏在中国是“天量”存在,另外一方面脱硫石膏板制作工艺带来成本增加,市场竞争力与天然石膏产品比没有优势,所以,在“可循环”已经成为当前环境、社会和市场的普遍认同的情况下,中晶环境的循环经济法环境治理理念被越来越多的对环境有极高标准、要求的客户接受,这种背景之下,中晶环境想要参与市场竞争,必须有自己的“核心竞争力”。这种核心竞争力就体现中晶的技术能否为客户创造更多的价值?能否创造出新的有别于其它竞争对手的新价值?镁法脱硫脱硝一体化及副产品生产制造晶粉建筑材料就应运而生了。

2012年我们通过镁法脱硫系统产出了硫酸镁,但直到2014年,我们才找到将硝酸盐与硫酸盐有机融合的途径,解决了晶粉应用最关键的材料衰减难题,当然,在这之前我们还克服了一系列技术难题,如材料易开裂、强度等级低等等难题,也遇到了脱硫脱硝一体化无法在现有系统上实现的难题,现在回头看,每一个难题都有可能致我们于死地,但通过不懈的实验,不停的努力,我们一个难题一个难题的咬牙扛了过来,晶粉所创造出的新的价值,是烟气中硫、硝、尘资源原有价值的几百倍,更不用说我们将本来归属于污染物的物质变成了附加价值极高的新物质!这种新价值就是中晶环境绿色循环经济法环境治理理念的价值。

由此,中晶环境通过荣程钢铁、德龙钢铁、方大特钢、时风热电等项目的实施,成功将绿色可循环理念所创造出的新价值呈现在了大家的面前,这是一种理念跟另外一种理念竞争的胜利,这也是一种思想概念形成产品所展现出的力量。

3.绿色可循环创新新范式阶段:

我们的循环法环境治理理念主张“在不需要根本改变目前的工业发展状态和生活方式的前提下解决问题”,认为只要通过技术手段将工业生产产生的废弃物、污染物有序利用,发挥其物质本身应有的价值,人类的生产、生活模式就可以维持持久的可持续性。中晶环境FOSS烟气、废水、固废一体化协同治理技术将各工业企业排放的烟气、废水、固废等污染物通过特有的工艺技术,将有害物质转变为有益物质,通过简单的化学公式,将物质或转化为新物质或改变其所处位置或改换其使用方法,焕发出每一种物质的生命力,这是一种新的环境治理的范式。这一新范式对既有的环境治理模式提出了挑战,提倡“一体化协同治理”,并“创造一种新的价值以重新平衡物质之间、资源之间的关系”。

这一创新型的新范式,打通了人类生产活动最重要的三种污染物之间的关系,将原本水火不相融的几种物质,通过“晶粉”这一独特的新材料,融化成了一体。不仅对环境治理行业产生了较大的影响,而且也彻底颠覆了固有的以水泥为主材的建筑行业,带来了建筑一体化快速发展的新局面,全面提升了建筑的防火、保温、抗震等级。

(1)新范式对烟气治理、水治理、固废治理行业的影响与挑战。

对于百年来一直行走在不同道路上的烟气治理、废水治理、固废处理来说,在中晶环境的理念与技术指引下,三兄弟终于结束了分道扬镳的历史,三位一体,回归到了一条道上来。对企业来说结束了头痛医痛,脚痛医脚的局面,切实节约了投资,节省了运营维护成本;对一方百姓来说,也结束了今天担心身体受烟气污染的影响,明天担心自家喝的水被污染,后天又担心固废堆积带来的土壤污染的现状;对于政府来说,终于可以集中精力关注民生与当地经济发展问题了,环境问题走上了一条一体化协同治理,并且能够“环保不仅有投入,而且还有更好的经济效益”的新路,还用担心企业不积极、不主动做环保吗?

而对于大多数从事烟气净化、废水治理、固废处置的环保企业来说,这是一个挑战。这种挑战是中晶环境引发的,但这一局面却不是中晶环境所能决定的。这是历史发展的必然,没有中晶互环境也终会有别的企业研发并开始成功应用。要接受这一挑战并保证能够成功应对这一挑战的唯有跟上来这一条路可供选择,谁早一天转变观念与理念,谁早一点接受这一新趋势、新理念,谁就会取得挑战的胜利。

(2)新范式对绿色建筑材料行业的影响与挑战。

传统的水泥生产需要消耗大量的资源与能源,每生产一吨水泥还要排放出450公斤左右的二氧化碳,全球三分之一的碳排入来自于中国的水泥工业。而中晶环境这一新范式的推广,将结束这一局面。晶粉的生产过程不消耗一吨煤,不产生一吨废水,不产生一粒PM2.5,整个生产过程就是利用各种材料的化学与物理属性,简单加入几种化学物质,均匀搅拌后混合而成。强度等级达到625水泥的标准,其它性能均优于625水泥,可轻易制成各种建筑材料,如外墙板、内墙板,保温防火一体板,无机保温材料,无机防火材料等,具有质量轻,强度高,A1级防火,无机保温等优点,可全面取代普通水泥制品。作为建筑施工企业,可节省施工时间,节约施工成本、材料采购成本,对于住户来说,居住舒服性、节能环保的同时,还享受了更高等级的防震、抗灾产品,为生命财产提供了更多一层的防护。

对于传统建筑材料生产商来说,这是一种挑战。这种挑战迟早会来,不是中国人自己发起,就可能会来自于德国或美国日本这些技术发达国家。中晶环境会以开放的姿势欢迎传统建筑商们加入我们的团队,共同来推广这一新型的建筑材料技术,以共同造福于社会,造福于百姓。因为生态环境作为公共产品,是人类生产生活的必需品和消费品,治理它就是处理“公共事务”。从这一意义上来讲,中晶环境的晶粉技术需要大家共同推广才能让前端的烟气、废水、固废快速达到更高更好的治理水平,我们的环境才能发生根本性的改变,我们的雾霾才能消散,我们的河流才会更清澈,我们吃的食物才能更安全。

二、一体化协同治理技术体系的构建

协同治理是通过寻求合理的一系列有效技术,使多元物质主体有效联合,实现多种环境污染问题的同步解决,从而使企业获得工业生产的经济效益最大化,使百姓身心健康的利益最大化,社会环境收益的最大化;是传统技术的单一技术、单一模式范式“失灵”,公共环境日益恶化所面临挑战时的产物。一体化协同治理思路是解决较复杂的负外部性问题的途径。

1960年科斯所撰《社会成本问题》一文就对负外部性问题进行了专题研究并因此而获得了诺贝尔经济学奖。在经济学中,环境污染问题就是一个典型的负外部性问题。科斯从资源配置有效率的角度提出了解决负外部性问题的四种渠道和总体的思想。

第一:如果施害者与受害者之间交易成本为零,通过自愿协商可以很好地解决负外部性问题,实现资源配置的最佳效率。第二,负外部性问题是市场失灵的重要来源,解决问题的关键在于如何使外部性问题内在化。为使外在性内在化,使用企业比使用自愿协商花费的成本为低的场合,企业取代自愿协商,即这时,企业替代自愿协商,去完成外在性内在化的使命,对整个社会来说是有效率的。第三,由于政府直接管制的特殊优势,使它在外在性内在化过程中具有积极有效的作用。当外部性带来的妨碍远远超过企业组织的行政成本时,政府直接管制通常是解决外部性问题的常见替代方式。如烟尘、污水、噪音妨害等,如果由企业来解决这些妨害显然成本是高昂的或者是无效率的。第四,在交易成本大于零的情况下,产权的清晰界定将有助于降低人们在交易过程中的交易成本,改进经济效率。这就是科斯提出的环境污染问题可以通过自愿协商,企业、政府管制和法律对产权的明晰界定等四种主要渠道加以解决。这里必须明确科斯是从资源配置效率最佳的角度来看这一问题的。总体的思想是:得大于失的行为是人们所追求的。但是,在各自改进决策的前提下,对各种社会格局进行选择时,某些决策改善的现行制度的变化也会导致其他决策的恶化。我们必须考虑运行成本(不论是市场机制还是政府管理机制),以及转成一种新制度的成本。在设计和选择社会格局时,应考虑总的效果。

科斯的这一思想给中晶环境一体化协同治理技术的研发带来的启示是:不管用什么样的技术来解决环境污染问题,总的来说要考虑各个技术的优势所在,充分发挥各自在问题解决中的优势,研发效率最高、成本最低的技术应是总的原则,而各种资源有序、充分再循环利用是这一原则性的基础,离开了这一个基础,效率最高,成本再低,都有可能对环境造成新的伤害,即二次污染。而政府、社会、企业、个人在参与治理环境污染问题时的考量重点,应考虑整体的规划、运行的成本、总的治理效果及二次污染问题。这也是我这篇文章所提出的FOSS一体化协同治理的逻辑起点。

有别于社会性角度出发的协同治理概念,中晶环境的FOSS一体化协同治理技术体系更强调一体式的复合性技术,即单一技术、多种功能,在同一体系内实现多种资源的有序融合,实现各种物质的循环再利用。中晶环境一体化协同治理技术体系构建经历了三个过程:

(1) 一塔内实现脱硫脱硝除尘脱汞四种功能的过程

(2) 脱硫脱硝除尘副产物生成硫酸盐、硝酸盐及尘固体的过程

(3) 硫酸盐、硝酸盐、尘与废水、固废通过化学反应生成晶粉的过程

相对脱硫来说,通过强制氧化与喷淋吸收反应,突破低温脱硝技术是这一技术的核心所在。整体实现过程主要有几个步骤:在反应塔内将NO氧化成NO2,SO2氧化成H2SO4,Hg0氧化成Hg2+,通过加入的Mg(OH)2浆液,与NO2、 H2SO4、HgCL2进行反应、脱除,同时烟气中的粉尘颗粒,被捕集,干净烟气直接排放,而塔内的浆液在pH值和密度达到工艺要求指标时,直接排入浆液池备用,浆液池中的达标浆液可加入经预处理的达标工业废水,最后将厂内或厂外收集的工业渣、灰,如钢渣、水渣、粉煤灰、炉渣一并加入,经搅拌后即得合格的晶粉胶凝材料。

一项技术,一个晶粉产品实现了六种污染物(烟气中的硫、硝、尘、汞,及工业废水、工业固废)的协同一体化综合治理。这是一个体系,有各种不同的载体,如脱硫剂,脱硝剂,不同的技术如脱硫技术,脱硝技术,微尘捕集技术,还有晶粉技术,组合而成。解决了烟气治理问题、工业废水处理问题,固体废弃物处置问题,各主体构成一个系统,每个主体都是系统的有机组成部分,每一个主体都参与到了治理体系,这就是中晶环境所倡导及研究的环境污染一体化协同治理技术体系。

这一体系的构建,需要工业企业、消费者、社会组织共同参与。也需要建立一个一体化协同治理的理念氛围,还有有赖于工业企业环保意识、清洁生产意识的不断提高。FOSS一体化协同治理技术体系是一种新的环境治理理念,也是一种新的环境管理模式,将会为生态环境治理注入新的活力,从而提高生态环境治理的效能,因为FOSS一体化协同治理技术的交易成本是大于零的,可以完全市场化,通过企业间的自主协商来达成交易,并在市场上快速推进,这也是这一技术体系的优势所在。但我心里多年来一直担心,毕竟科斯的理论是基于自由市场经济研究得出的,中国特色的市场经济环境不一定能够适应!

三、中晶环境一体经协同治理理念与技术体系构建面临的主要问题

一体化协同治理理念与技术参与公共环境事务的协同治理,必须保证技术的绝对优势,即创造的新价值必须具有可持续性;同时,对工业企业履行合同的严谨性、配合的主动性要求较高,才能实现一体化协同治理所要达到的真正目的;因为在产权界定上的困难及主体地位上的不平等,在利益分配失衡时,容易导致矛盾冲突,从而影响着一体化协同治理的最终效果。因此,需要思考相应的对策。

(一)问题与挑战

1.主体地位不平等,乙方获得产权在实际控制上存在不确定性

工业生产企业是污染主体,也是物业主体,环保服务企业虽然是投资主体,但产权有很强的主体依附性,即使拥有明确的产权,但其对产权的实际控制力不强,甚至随时有可能被主体强行据为已有。

2.责任难以界定,利益分配失衡

由于生态环境的外部性,其有效治理能给各主体带来利益,即使没有付出努力的主体也同样可以获得额外收益。然而,由于其产权难以界定,当治理出现问题时,就会出现责任承担困境。在我国,由于除政府外的其他社会主体的经济政治地位都相对不高,因此导致每一个社会主体都不愿承担责任。中晶环境的一体化协同治理技术所产生的经济收益前景颇为可观,当这些收益被固化后,因其利益所带来的问题也将会日益突出,利益分配如何均衡?是走科斯的解决方案还是由主体随心所欲根据不同情况来提出需求?在非合约主导的社会文化背景之下,乙方一般会最终成为问题的实际解决者和责任承担者,这也就更加剧了责任分担和利益分配方面的矛盾和冲突。“囚徒困境和‘集体性行动的逻辑’“劣币驱逐良币”等等现象都会发生。

3.基于晶粉材料所开发的各种建材产品,没有统一的国家标准

晶粉是一种绿色可循环建筑专用胶凝材料,这种材料的特性决定了它可以取代任何以水泥基的材料产品,但传统的水泥产品经过百年发展,已经有一套完整的质量管理与检测体系,而晶粉基产品需要逐一为所开发的每一款产品制定国家、行业标准。在现行管理体系下,脚下要走的路何其漫漫!

虽然中晶环境的FOSS一体化协同治理理念与技术具有很明显的优势,但是否能够成功推广,加快其应用的进程,以造福于中国百姓,造福于工业企业,尽快实现天蓝、地绿、水清的举国期盼与梦想,除了跟本身的效率、成本等等相关外,在这一阶段,更多的还是取决于晶粉所制建材的市场认可程度。要提高这一认可度,除正常的市场行为外,恐怕还离不开政府提供的理念和政策上的响应与支持。

原标题:中晶环境循环经济法环境治理理念和一体化协同治理技术体系构建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展开全文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阅读体验更佳
2
收藏
投稿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查看更多相关报道

今日
本周
本月
新闻排行榜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阅读体验更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