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持建设重点区域废活性炭再生中心,促进治理大气污染的废活性炭循环利用,降低治理成本。完善处置结构。新建危险废物单套集中焚烧处置设施处置能力原则上应大于3万吨/年。引导水泥窑协同处置危险废物设施更好发
因地制宜建设集中喷涂、有机溶剂集中回收处置、活性炭集中再生中心。同时针对现有产业集中区域制定专项整治提升方案,依法淘汰关停一批、搬迁入园一批、就地改造一批、做优做强一批。...大力发展新能源和清洁能源,加快可再生能源协同发展,坚持集中式与分布式并重,大幅增加光伏、风电、生物质能源开发利用与规模。
优化焚烧炉烟气处理措施:优化现有焚烧设施烟气处理系统,以复合黏土矿物改性吸附材料替换现有项目活性炭。...炉渣委托茂名市绿盛环保资源有限公司外运综合利用;污水处理站污泥、应急除臭产生的废活性炭、生活垃圾收集后送至现有项目的焚烧炉焚烧处理。
项目焚烧烟气经“sncr脱硝(尿素)+干法(消石灰)+半干法(消石灰)+干法(碳酸氢钠)+活性炭喷射器+布袋除尘器”处理后通过1根80m高双管集束烟囱排放。...项目回用于冲洗用水满足《城市污水再生利用 工业用水水质》(gb/t19923-2024)中“洗涤用水”相关标准。
因地制宜建设集中喷涂中心、有机溶剂回收处置中心、活性炭集中再生中心等绿岛项目,降低挥发性有机物治理成本,提高收集治理效率。
积极引导和鼓励有序开展产业整合重组、提质增效和搬迁入园,实现规模化、集约化和高质量发展,严防“散乱污”企业(作坊)污染下乡,鼓励各县(区)因地制宜建设集中供热中心、集中喷涂中心、有机溶剂集中回收处置中心、活性炭集中再生中心
、废活性炭和污泥均返回焚烧炉焚烧处理。...严格控制炉膛焚烧温度、炉膛内烟气停留时间以及烟气中含氧量等运行参数,从源头上减少二噁英、氮氧化物等污染物的产生;焚烧炉产生的废气经“sncr炉内脱硝+半干式脱酸+干法喷射+活性炭吸附+布袋除尘”处理达到
各地要结合产业集群特点,因地制宜建设集中供热中心、集中喷涂中心、有机溶剂集中回收处置中心、活性炭集中再生中心。...非化石能源逐步成为能源消费增量主体,到2025年,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达到18.3%左右,可再生能源电力消纳责任权重目标达到国家要求。
因地制宜建设集中供热中心、集中喷涂中心、有机溶剂集中回收处置中心、活性炭集中再生中心。(市发展改革委、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交通运输局、市生态环境局)5.实施含vocs原辅材料源头替代。
活性炭仓、石灰仓、飞灰仓等储仓仓顶设袋式除尘器,含尘废气净化后引至焚烧炉。渣坑设置高压雾化除尘系统。飞灰稳定化物采用密封的吨袋包装并按照规范进行填埋作业,填埋过程中做好覆盖,大风天不进行填埋作业。...焚烧烟气经“烟气再循环+sncr炉内脱硝+pncr炉内脱硝+半干法脱酸+干法喷射+活性炭吸附+布袋除尘”工艺处理至满足《生活垃圾焚烧污染控制标准》(db 46/484-2019)相应标准要求后经80m高排气筒排放
因地制宜建设集中供热中心、有机溶剂集中回收处置中心、活性炭集中再生中心。
因地制宜建设集中供热中心、集中喷涂中心、有机溶剂集中回收处置中心、活性炭集中再生中心。到2025年底,全市形成绿色制造单位60家以上。
5.其他废物(hw49)总产生量约3.19万吨,其中36.9%为废活性炭,54.2%为废弃包装物、容器、过滤吸附介质。hw49危险废物核准综合利用处置规模15.08万吨,满足全市hw49利用处置需求。...8.铝灰(hw48)产生量为0.49万吨,主要为再生铝冶炼单位产生的铝灰为0.47万吨、铝灰利用单位产生的二次铝灰为0.02万吨,核准利用能力14.4891万吨/年,处置能力6.12万吨/年,满足全市铝灰渣利用处置需求
工业涂装企业全面推行使用低vocs含量原辅材料,迭代升级vocs“绿岛”治理模式,健全完善废活性炭公共服务体系。全面完成家具、包装印刷等行业低效vocs处理设施提升工程。...推广建设智慧水务管理系统,开展全过程智能调控与优化,积极布局智能微电网、新型储能设施,提高可再生能源应用稳定性。
因地制宜建设集中供热中心、喷涂中心、活性炭再生中心和有机溶剂回收处置中心等“绿岛”项目。多措并举治理环保领域低价低质中标乱象,营造公平竞争环境,推动产业健康有序发展。...到2025年,全市可再生能源总装机达到540万千瓦以上、占比达到45%以上,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达到5%以上,电能占终端能源消费比重达到30%左右。(二)合理控制煤炭消费总量。
避免行业同质化、低水平发展,建议社会资本投资重点关注下列内容:(一)鼓励投资类1.鼓励新建我市危险废物利用处置缺口的建设项目,以及产品可直接回用于原工艺的废有机溶剂(hw06)、其他废物(hw49)中废活性炭...、废催化剂(hw50)等再生项目。
根据产业特点,因地制宜建设集中供热、供汽、活性炭再生等中心,切实提升产业发展质量和环境治理水平。加大监督检查力度,严防“散乱污”企业反弹。...全力推动新能源装机规模,完成自治区下达的可再生能源电力消纳任务;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电能在工业终端能源消费比重、煤炭消费占全市能源消费总量比重达到自治区下达的任务要求。
加快探索废气治理活性炭再生处置模式,建立废气治理活性炭公共服务体系,规划建设一批“绿岛”设施。三、优化能源结构,加速能源低碳化转型(一)大力发展清洁低碳能源。...加快风电、光伏等可再生能源开发,推动天然气等清洁能源替代,到2025年,清洁能源电力装机增至384万千瓦以上,天然气消费量达到2.3亿立方米左右。(二)严格调控煤炭消费总量。实施煤炭消费总量调控方案。
其中,按活性炭“分散吸附-集中再生”要求建设并纳入我市活性炭公共服务体系的活性炭吸附设施的,按高效设施给予奖励。(八)挥发性有机物源头替代。鼓励排污单位推进vocs源头替代。
结合大连实际推进建设集中供热中心、集中喷涂中心、活性炭集中再生中心、有机溶剂集中回收处置中心。积极创建绿色工厂和绿色工业园区。
2024年7月16日,东莞松山湖水厂成功供水试运行,该水厂采用“预处理+常规处理+臭氧-活性炭深度处理+安全消毒”全流程、多级屏障处理的制水工艺,出厂水标准达到全国领先水平。...10、成都市第九再生水厂成都市第九再生水厂位于成都市锦江区大安桥村,占地面积约801亩,服务成都市第七排水分区。该厂由成都市排水有限责任公司投资建设,设计总规模为100万m/天,分两期建成。
因地制宜建设集中喷涂中心、有机溶剂回收处置中心、活性炭集中再生中心等绿岛项目,降低挥发性有机物治理成本,提高收集治理效率。...实施低效失效大气污染治理设施排查整治,重点关注除尘脱硫一体化、简易碱法脱硫、简易氨法脱硫脱硝、湿法脱硝、单一低温等离子、低效活性炭、光氧化、光催化等低效治理技术,依法依规淘汰不成熟、不适用、无法稳定达标排放的治理工艺
再生水生产设施包括超滤及反渗透膜车间、水泵间、活性炭滤池、变配电室加药间、加氯间、原水池、超滤产水池、反渗透产水池、中和水池、反洗废水池、热泵间以及机修间等。...工程建设内容包括再生水生产设施及浓盐水、应急排放等配套管网。
废气回收与治理、扬尘治理、烟气除尘、脱硫脱硝、油烟净化、超低排放技术、烟气重金属控制、vocs治理、有害气体防护、工业除尘和洗净、集尘设备/袋式(电)除尘等、空气净化与洁净、通风设备、清洗设备、光触媒/催化剂/活性炭等
本文件包含活性炭吸附装置的废气预处理要求、活性炭选择与储存管理、活性炭更换、可再生工艺、活性炭吸附装置要求、活性炭吸附装置的辅助设施、运行管理要求及监管要求。